成大台灣語文學系 林育昇 創刊號訪談


發佈於 1506929473
1.請分享印象深刻的主修? 
  由於目前只修完大一,因此遇到的主修科目並不多,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大一下學期的必選修,由台文系助理教授簡義明老師所開設的三學分必修-文學與文本解讀。以文學的「本體論」、「認識論」和「倫理學」為三大課程主軸,發展出14個議題,並以多元的作品為閱讀文本,培養我們鑑賞文學的能力。印象最深刻的是,每當這堂課上課時,同學們總不約而同地拿起筆電或錄音筆,並在老師開口那一剎那不斷地敲打著鍵盤與書寫筆記,彷彿我們最擔心的,就是怕漏了一個句子甚至一個字,可想而知,老師對於文本的解讀一點也沒有冗詞贅字,有的是我們看不見的深度與極具吸引力的解析,讓陌生的文本與繁重的閱讀篇幅順間都和譪可親甚至十分迷人。 在這門課裡,我們學習如何讀書,發現自己被每一本書拋擲到陌生之地,不同的人,不同的計較和煩惱,沒聽過的語言,記憶裡未曾出現的眼前景觀,乃至於連看事情的視角都陌生沒想到過,這樣的危險要我們整個人瞬間警界起來,得動員起全身所有的感官,好應付隨時會撲來的,呃,我們甚至還不知道息來的會是什麼。以及作為一個讀者以友誼來看人與書的關係,而不是愛上它。閱讀者自身如果過於清晰,另一端書的世界就黯淡下去了;閱讀者自己的身影如此巨大,又怎麼可能進得了事物細微的縫隙之中恢恢遊刃有餘?也對書寫作了討論,看見了寫作的另一種可能性與力量,替沒有能力說話的他者開口說話。 當然,我們也大量閱讀, 唐諾、村上春樹、吳明益、楊牧、莫言、海明威、卡爾維諾、王安憶、約翰柏格、史鐵生、波赫士、賴香吟、遲子建、伊?幸太郎、薩依德等等,都是我們閱讀的範疇,依據上述的三個分類,我們閱讀老師節錄的選文,在每一次課堂前閱讀後於課堂上聽老師對文本的各個面向進行解析,看見自己未曾注意的,探索未知而幽深的內涵。這門課可以說讓我開了眼界,對於文學或文本而言我並不曾有如此深入的閱讀,透過逐篇的引導輔以老師邀請作家以講座的型式與我們互動,都在在地讓我重新定義與學習閱讀這件事。 

2.你是否曾想過選其他系,為什麼當初會選台文系,你後悔當初的選擇嗎?跟當初的想像有哪些落差?覺得選擇這個科系你改變最多的是什麼?
  我曾經想過讀中文系,因為自己的夢想是成為一名高中國文教師,而我清楚目前的教育體系內並不承認台文系的課程,因此我如果堅持完成夢想,那勢必須要轉系、輔系或雙主修,但由於自己不才,對於學分負荷已瀕臨超載,因此選擇轉系而非輔修或雙主修,但轉系後方才發現自己對現代文學的熱愛,也因此又雙主修的台文系,讓自己能夠努力地去試著兼顧夢想與所愛。 當初會選擇台文系其實主要的原因是興趣,我喜愛的是文學,甚至可以說喜愛現代文學多一點,也因此選擇台文系;當然,世俗地也是希望自己能夠考上成功大學,因為這是我最喜愛的大學之一,也是我高中啟蒙國文教師的畢業大學。不並不後悔當初的選擇,如果能夠再讓我重來一次,我依舊會選擇上成大台文系,因為加入這個科系後我才真正認識台文,也矯正了自己過去對於這個名字的許多誤解,並對現代文學有了更近一步的認識和接觸。 如果許多未曾進入台文系的人,我對台文的刻板印象是台語授課、台語文本、羅馬拼音等等,但這些雖然確實也是台文,但只是一部分,其實台文包含的範圍非常廣泛,從戲劇、電影到文學、語言等等都是,多元而不至故舊單調。選擇並上了這個科系給我最大的改變就是學會閱讀這件事,或許因為我過去只是一個專讀課內書的學生,也因此並沒有許多閱讀得經驗,對於許多作家可以說是相當陌生,但在加入台文系後,幾乎所有的課程教師都會推薦我們許多值得一讀的書籍,更熟識的老師甚至會推薦適合我的書給我,讓我能夠在短時間內累積大量的閱讀並慢慢找到閱讀的方式、閱讀的收穫等等,改變了我面對課外讀物的心態和認知,也改變了我的生活模式,閱讀書籍這件事在我的生活中逐漸變得不可或缺,甚至每個月都會花不少時間與金錢在購書上,雖然這也增加了我的負擔,但卻是滿足的。 

3.什麼樣特質、興趣的人會適合念這個科系? 
  我覺得應該要對於文學有興趣,能夠秉持耐心閱讀完厚厚的多本書籍並整理自己看見的世界,當然這些都是可以練習的,細心、耐心,在閱讀中勇敢嘗試,面對自己的未知時不畏懼或逃避、發現有價值觀或思考模式不同於自己時先接受而不會排斥等等,而成大台文系特別的地方在於一份熱情,也因此不論是甚麼樣的人,在這裡都可以獲得很多學長姐的照顧與幫助,所以我覺得只要對於文學有興趣,不論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特質可以來念台文系,沒有適不適合,只有想不想要,如果你真的想讀現代文學,想學會看電影、戲劇,甚至想要參與劇場,那就別管大家怎麼誤解了,快加入台文系吧。 

4.如果有一個學弟妹說他非常想念成大台文系,那你會對他(她)說些什麼? 
  我會先問他為什麼?先別這麼快就縮小聚焦在念台文系上,我覺得不論是什麼科系都一樣,應該在決定之前對於這個科系有基礎的認識與了解。如果是對於台文系,如果他清楚知道自己選擇的動機以及台文系真正在學習的領域,那我就不會多問什麼了。另外還會跟他說,台文系本身系所的課程並不多,主要是希望系上的同學能夠多花一點時間在閱讀與學習其他事務上,也因此到成大的各個學生組織或活動、台南的各個角落,都能看見許多台文人的身影或曾經駐足的痕跡。因為文學其實不僅只存在於書本上,加以台南又是一個充滿文化歷史養分的地方,很多時後透過出走我們可以看見書本沒有記載的、活躍於眼前的生命的厚度與力道,也可能因此更加熱愛自己的所學或相反,但這都沒關係,重要的是對於文學你能不能夠發現自己獨特的見解或世界,並與現在的台灣進行連結,不論時事、重大議題、文學領域或社會電影等等,真誠地去對於身處的這塊土地付出關心。 

5.你覺得台文系給你的專業訓練有什麼?你覺得這樣的訓練再就業市場是否有什麼優勢和幫助? 
  我覺得目前台文系給我的專業訓練主要在於語言與文學,對於台語、客語、原住民語,我們能夠用羅馬拼音去認識、解讀,與使用,這是非台文系的學生做不到的,也因此我們能夠用一種更加貼近使用這些語言的人的角度去理解他們,或許目前這樣的訓練在就業市場上不會有顯著或實質的幫助,但這樣的訓練很多時候提醒了我們台灣目前正在面臨的問題,包括客家文化、原住民族權利的剝奪、傳統的斷承,台灣人對於本土語言並未重視的現況、許多文獻遺跡因此無法解讀或失去傳承等等,對於現代,這些訓練形成一種警世的聲音,建構了我們的獨特。 台文系注重訓練學生的思辯邏輯、反思、個人及團體合作的能力,台文系的學生有很強的思辨能力。加上系上的活動許多皆與台灣的歷史文化有很深的結合,相對台灣許多文化保存及相關議題,有與積習不同的反省及創意能力,並且也呼應近年來越來越受重視的文化創意產業,開設與媒體或文化行政、NGO合作的實習課程。 

6.畢業會有哪些出路,或是現在的學長姐都在做些什麼?
  若想對於台灣文學有再進一步研究探討的話,可以選擇繼續升研究所這條路,目前全台友近十所的台灣文學研究所,包含台大、政大、成大、清大等,個有不童專精及特色,選擇頗多。而若是想投入職場,目前從台文系畢業的學生有從事文字記者、紀錄片導演、老師、編輯、以及劇場工作者等工作,可從事的工作也是非常多元化的。如下: 文史工作人員 文物管理、圖書行政管理、圖書資料管理人員、 文字工作者 專職作家、網路寫手、 新聞媒體傳播事業 記者採訪、文字記錄、採訪編輯 編輯出版 報社文字校稿、文字編輯、排版、校對、文字記錄 影像紀錄工作者 文字記錄、影像紀錄、影像剪輯 藝術娛樂文化行政 劇團工作、文教基機會行政管理、藝術總監、 傳播藝術事業 配音人員、電台工作人員、電視電影工作人員、節目助理、 餐飲旅遊休閒服務業 領隊、導遊、旅行社人員、地勤人員、旅遊休閒業服務人員、旅遊休閒事業主管、推廣銷售人員 公職人員 公家機關行政業務 廣告企劃 廣告企劃文案撰寫、企劃行銷專案管理、活動計畫人員、產品行銷人員 行政總務類 文件管理師、資料輸入人員、專案管理師、系統整合 助理 助理教授、內勤助理、行政助理、行政秘書、設計助理、人力資源助理 教育服務 國語教師、華語教師、教授、作文老師、語言老師 學術研究 學術研究人員、文學學者、評論家、社會評論、社會學研究、文化分析、理論研究、語言學研究、歷史文化與政治研究、研究助理 

7.近幾年系上有沒有什麼巨大的變化? 
  由於成大台文系目前還相當年輕,因此目前較無巨大變化。 

8.是否有在大學期間參加什麼活動、社團?課業跟社團間要如何兼顧? 
  我在大一時參加了一學年的成大服務團,也在該學年期間跑了六支營隊並參與一個全校性大活動的籌辦,也參加許多成大與各系各組織的講座、台文系隊;大二時參加創致工作坊、領導力中心、台文營、國立成功大學學生組織領導人研習等,對於社團活動與課業之間的平衡,我認為很多的時候接觸許多活動除了是興趣外更是彌補自己的不足,這個不足包含對於本身就讀的學校、科系的認識。也因此跑了越多的活動,更該重新檢視自己並更加努力地去學習,而不是不斷地參與活動接著下一個活動,沒有讓自己反思的時間,如果有做到這些,我想,要兼顧課業與社團並不是一件難事,因為兩者會在思考的過程中相輔相成。當然除此之外時間規劃也是很重要的,我主要會將所有待處理事務條列出來,並以四個象限去分類,重要不重要與緊急不緊急,排列優先順序並用清單提醒自己及時完成,但畢竟重要或緊急還是因人而異,最重要的還是主動去思考每一件事情在這個時刻完成的意義與必要性,也因此我認為問自己三個問題可以適時地幫助我們:我現在在做什麼?我現在應該做什麼?造成我現在在做的事情與我應該做的事情不一樣的原因是什麼?透過三個問題去檢視當下的自己,如果最後無愧於心,那便是好的,如果有所差異,或許是我們因為某些原因而做了不同的選擇,當然,不論是什麼,只要不後悔地去負責、完成,我認為就可以了,因為這些選擇時常不存在絕對的。 

9.大學生活中最值得你懷念的有哪些部分?像是假設回到大一時會想要怎麼樣的大學生活等等 ?
  到目前為止,我認為大學最值得我懷念的便是參加創致工作坊的日子,在大二上學期裡,我加入了由兩位成大99級的外文雙主修工設、機械系學長創辦的創意教育組織-創致工作室,並且幸運地擔任創致在台南的分會-創致工作坊的執行長,在成大也開始耕耘我們共同的理想,讓大學生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以及,讓好的點子、創意,能夠因為實踐而獲得價值。從零到有,從近八十個人報名到初試、面試後留下二十三位同學,經過一學期的創意課程,找到自己的正確動機、創意發想、實踐,我跟著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感動、一起付出、一起收割,因著自己對於教育的熱誠,我看見了教育的本質和型式的另一種可能,如同詩人葉慈說的:教育,並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我很認同這樣的精神,也因此在創致學習的過程中對於自身的學習經驗與修習教育學程的歷程進行了許多調整與檢討,讓我重新地反省了自己,雖然當時我的表現並不是很好,但回想起來特別感激那段過去與兩位創辦人願意給我這麼好的學習機會,因此這段旅程讓我很是懷念,也希望未來能夠繼續朝著這個目標前進。 假設回到大一,我想要離開成大服務團,去參與對於教育這個領域有更多探討或思考的組織,例如成大思沙龍或教育相關的工作坊或擔任家教,累積自己在教育上的經驗,讓我能夠讓自己在這個領域更加充實,我相信服務可以在各個地方發生,型式也不會有一定的侷限,而教育是我的熱忱所在,相信也會是我能發揮服務最大價值的地方,對我而言,服務,是帶給別人好的影響,但其實在許多服務的過程中,我才是好的影響的接受者,因此我修正這樣的影響是動態的,也是互動的,只要找到自己最佳的發揮方式,我們便能夠用對的心力去投入對的服務。 

10.就讀的成大台文系是否有什麼特別的資源,如活動、設備等?跟其他學校比起來呢? 
  目前有台文系的大學並不多,而成大台文系除是原台南衛戍病醫院古蹟重修而成外,我們還擁有系屬的木製講堂,能夠以相對較高的視覺品質呈現每一場表演,特別是戲劇。成大台文是全臺有關於台灣文學研究單位內既有大學部也有研究所的學校。且校址位於歷史悠久的古都府城,此地孕育了不少文學家,並有設立台灣文學館,為全台台灣文學研究重鎮,擁有的文化薰陶、在地資源等也是他校難以匹敵的。 

11.成大是否有什麼特別的資源是一般人所不知的? 
  成大共有三大中心,領導力中心、國際化中心、服務學習中心,分別負責領導人才培育、國際視野培養、服務學習實踐等等,而另外還有許多跨領域學分學程如跨學門學分學程有生物科技學程、再生醫學科技學分學程、防災科技管理學分學程、奈米積、電路工程碩士班學分學程、創意、創新、創業學程(三創學程)、創意設計學程、跨領域永續、展全英語學分學程(CPSD)、醫學、科技與社會學程(STM)、醫學教育學分學程、醫療器材與系統學程、跨系所學分學程有:國際機械學群研究所學分學程、新聞傳播學程、戲劇學程、繪圖與視訊技術學程等等,另外成大亦有豐富的營隊文化與多元的社團資源等等。

12.寒暑假是如何規劃的? 
  截至目前寒暑假主要的規劃都是營隊,內容包含研習營如國立成功大學學生組織領導人研習營、全校性高中生營隊如大學生活體驗營、台文系營隊如迎新宿營與第四屆台灣文學研習營、社團營隊如AIESC國際志工國小英語營等等,雖然如此但我並不建議大學生的暑假被營隊填滿,因為正如我前面所說的,當我們不斷地以為自己在學習或前進的同時,如果缺乏停下來思考的冷靜凝視、檢視,那麼整個旅程不過是在追趕,到頭來便是一場空,也因此我會鼓勵大學生在暑假留一個空白給自己,盡量在大三之前,好好的思考進入大學後自己所有行動的所得,不論好壞都可以,因為那會是推進我們成長的力量,也可能是將我們推出庸碌迷惘的良方。
登入之後回覆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