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新聞所 張嘉玲 心得分享


發佈於 1506929474

不只當個粉絲團小編 她致力成為社群自媒體

分享人:國立台北大學企管系畢、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碩士班肄業 / 張嘉玲

照片提供:張嘉玲

Urschool採訪責任編輯:楊舒琪

Urschool核稿編輯:黃倚靈

高中要選填校系時,本來第一志願是新聞系,不過分數沒有到政大新聞。和家人討論後,決定還是選擇國立學校。剛好我們家是經商的,本身也覺得自己對商業有一定敏感度,因此我最後填了滿多和商科有關的學校,進了台北大學企管系。不過實際唸完後,我發現自己對商科沒有什麼興趣。所以才想重拾自己原本的志願,去報考政大新聞所。

進了研究所之後發現上課還是比較偏向理論,不管是課堂或學長姊,很少會有業界的資訊,接觸到的也多半是英文論文等等。因為我在大學時期,對於未來自己想做什麼事情也很模糊,那時就常利用課餘時間去打工,累積自己實務上的經驗。像是到時尚類節目當節目助理、美式餐廳當工讀生,或是到世貿展場當英文接待人員,順便練習自己的英文能力,畢竟在進到研究所這樣一個學術性較強的地方,想補足自己的實務經驗,還是要靠自己找實習。

所以我在研究所時期進入了精采公關以及民視。我在精采公關主要負責科技類的客戶,像是Casio相機和微軟鍵盤滑鼠,也從那個時候開始接觸到Casio的粉絲團經營。

粉絲團的工作對我來說很有趣。經營粉絲團的過程中,我會去研究哪些議題比較受歡迎,或思考什麼類型的議題該怎麼包裝,甚至像是什麼時候貼文、用什麼形式貼文,這些不同的嘗試對我來說都是很有趣的經驗。也是因為這項粉絲團的操作經驗,後來才有機會接到今周刊小編(社群編輯)的機會。

其實我在研究所時期是以政治記者為目標。不過民視助理記者的實習經驗讓我發現,電視記者通常較難用深入的方式處理一個議題。當一個事件發生,即使記者需要考慮到很多脈絡、前因後果或整體情勢,但因時間急迫,往往只能「小題大作」,長期下來會覺得記者很像是機器人,總以固定的模板產出內容,我才發現這項工作不是我自己想要的。

那次經驗也讓我發現自己的不適任。雖然我很喜歡新聞工作,也很樂於把每一篇新聞寫好,但我不論是看東西、寫東西都需要花很多時間。我用1小時寫出來的內容,同事常30分鐘內就完成了,主管可能也因此覺得我動作很慢、寫的東西又沒有特別精采。那讓我發現主管要求的標準和自己想達到的標準,其實是有落差的。

雖然我改變了政治記者的目標,但離開今周刊社群編輯後,剛好適逢2014九合一大選。那時我滿欣賞柯文哲,覺得不管是這個人或他所做的事,都很讓人耳目一新,因而我去參加海選計畫,但沒有被選上。我轉而主動擔任競選團隊的志工,每天晚上都跟著他一起掃街長達兩個多月。後來團隊同仁問我有沒有興趣轉任正職,我才加入柯文哲競選總部,成為活動部一員。

實際加入競選總部後,除了每天和選民有更多第一手的接觸,我也從中認識很多厲害的人,不管是選舉經驗豐富的前輩,或是來自各領域工作的年輕人。後來我也因為這份工作,得到前輩引介的立委社群經營機會,因此去年我也幫忙一些立法委員選前的社群經營。後來我也因此幸運地受Yahoo總編邀請,到Yahoo聊聊政治類和媒體類的粉絲團操作。

有些人可能覺得粉絲團經營就是單純貼文,確實有粉絲團這樣做。但真正的社群規劃是需要考慮到粉絲團定位、粉絲團調性,要把這些問題都想清楚,才能思考社群經營該怎麼執行。如果真的想從事社群經營,仰賴單純貼文的能力也是不太足夠的。

現在,若接到一個社群經營的需求或合作,我們會先和業主溝通,了解這個產品的定位、內容和服務性質,包含用戶族群的輪廓、習慣,以及使用者情境,以及了解使用者會在什麼情境使用這個產品。再進一步檢視當下社群經營的概況,以及建立粉絲團的目的和目標,像是KPI (關鍵績效指標) 要怎麼訂定等等,事前需要的溝通非常窩。

所以如果你問我「我賣某某東西,該怎麼經營粉絲團」,其實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必須輔以數據、以及對產品有足夠深入的了解,才可能有答案。

對於想從事社群經營的新鮮人建議,我會希望他們先自己做做看。因為這份工作沒有相關經驗的話,是滿難踏進來的。我還滿幸運有今周刊的經驗,但如果沒有相關經歷,也可以先從自己的興趣開始出發,從頭規劃一個粉絲團,分享自己的興趣,也可從中找出一些社群操作的邏輯和技巧。累積些許經營成果後,就有機會去接更多的案子。而且先從自己有興趣的東西開始做起,也能比較樂在其中。

做社群經營需要花很多時間在社群中,了解大家時下大家最關心什麼、最熱門的話題又是哪些。我在接觸社群前就會看中國的戲劇或節目,加上我對科技很有興趣。由於台灣科技網站內容不像中國那麼豐富,我也開始關注中國的資訊。

今年3月看到虎嗅網年度的「新媒體營銷深度分享會」,議程包括奇葩說、網紅等各種的議題,讓我很想參與,了解中國新媒體是怎麼做、怎麼思考、遇到哪些困難、又怎麼去突破、完成什麼成果。

但那時門票已結束販售。於是我寫信給主辦單位,說我來自台灣、對新媒體很有興趣,且持續關注中國的新媒體動態。他們因而熱情地開了一張票給我,快速付完款、訂了機票,在 Facebook 分享這件事情時,我發現我的朋友們也都很感興趣。我開始思考能否以群眾募資,開放給朋友或企業贊助我這趟旅程的旅費和門票,然後我可以透過分享會或企業內訊,將所見所聞分享給更多人。當時所需經費約四萬元,後來成功的募到五萬多塊。

新媒體深度營銷分享會讓我大開眼界的感覺。不管是支付便利性,或者是和與會者的互動。每個參與者的識別證上各有三個條碼,最上方的條碼可讓與會者加入微信群,微信上的互動則會第一手出現在分享會左右兩邊舞台上的彈幕,讓大家看到及時回饋;下方兩個條碼則分別為上下半場的打賞,掃描即可透過微信支付,當你肯定台上這位講者就可馬上打賞,金額也會立刻顯示在螢幕上。

以前讀過不少中國的科技文章,但只是閱讀、沒有特別感覺,實際走過一遍才看到他們真的做了很多事情,因此現在也希望接觸更多相關資訊。

透過這場募資,我募到15場企業贊助,因此陸續到15家企業分享這次經驗,並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人,甚至得到更多講師、社群經營的工作機會。我也利用社群經驗,經營《新媒體營銷深度分享會》這個社團,在活動結束後不斷在裡面維持討論熱度,提供第一手的中國新媒體營銷資訊。

現在我主要接社群經營及少數社群顧問的案子。身分也較像社群經紀人的角色,不只是處理粉絲團,而是包裝整個產品或個人品牌。像我近期與韓貨賣家的粉絲團合作,便和這個賣家一起到韓國批貨,了解她實際的工作內容與流程。

接案最大的好處是工作很彈性,時間可以自由分配。但也常需要24小時都在線上,有時案主臨時有需求或有任何問題,都必須馬上回覆,甚至馬上完成需求。

以前家人不了解,會覺得為什麼我不去找一個正職的工作,或者先完成論文。但當時我對論文沒什麼想法,所以仍然繼續在忙接案。後來家裡有些狀況,需要回家幫忙,剛好接案的工作型態不需要固定在同一個定點工作,讓我能夠繼續幫忙家裡。

不過案源的穩定性也是最大的困擾。之前選舉結束時,曾經有大概兩個多月沒有案子。那時我慢慢在網路上分享自己過去的社群經驗,反而幫我接到更多案子、甚至是講課邀約。

這部分政大背景給我很多幫助。政大師長有很多業界人脈,同時有不少學長姐在媒體圈任職,彼此都會互相推薦、或介紹案子給我。甚至在我處理品牌曝光時,媒體圈的同學、朋友也能直接協助我,我的案源也逐漸穩定。

對接案者來說,案源穩定的話,接案收入甚至都能比一般上班族高出兩倍以上。想要成為一個不要餓死的接案人員並不難,前提是想辦法建立「個人品牌」。

過去我多半是自己一個人做社群經營,從規劃、貼文、設計、剪接、影片通通一手包辦。這樣較難負擔很大的工作量。但陸續經營一年半後,也逐漸認識同樣負責社群工作的朋友,彼此切磋後,我加入朋友的「只要有人社群顧問」團隊。不管是內容、設計、提案、數據,每個人各司其職,也能透過團隊承接更大的案子,談到更高的價碼。後來我們就接到展昭寵物展、Google等大型專案。

雖然現在主要負責接案、經營社群,和大學所學較無正相關。但社群經營仍需要企管、商業、行銷相關知識。社群經營這條路其實仍在摸索階段,要不斷優化、不斷嘗試,並且多方了解其他內容產業的經驗,再慢慢修正到更正確的方向。未來我也希望能往專業型的自媒體方向發展,不只侷限在粉絲團。


登入之後回覆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