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生命科學系,主修當然就是生命科學這一科。先談到講課內容,主要是高三的選修生物在額外多一點更進階的知識。如:酵素那一部分,高中沒有著墨許多,每次都兩三行帶過,有時頂多也十行內就會結束,無法讓人理解裡面的細節;而現在普生,酵素就直接拉出來當作一篇,第一傳訊者、第二傳訊者就舉了好多例子和圖解。和高中教科書主要差異還是語文這一點,普生整本原文真的沒辦法每字每字讀下去,光是查字典就要耗掉很多時間。
若是我推薦下一屆的學弟妹讀的方法話,我會說課本的每張圖片為最重要,一定要看懂,圖片看懂通常內文也就了解、粗體字為專有名詞,要查字典弄懂,盡量背起來,最後若有不懂的部分或有多餘時間再去看內文。 老師上課與高中差異就是,很多專有名詞他會直接用英文帶過,可是通常你若不懂專有名詞,你就無法把他講的整段觀念弄懂,所以主要還是要把專有名詞記熟。
對於讀普生這部分,我很推薦大家找4.5個人一組,去做共筆。共筆的意思就是,大家分配,比如說一章有4.5小節,那就每個人負責一節,把圖片、內文都查好單字並翻譯成中文寫下來,最後把大家部分都整合在一起拿去影印。以後當要考試,就直接拿共筆出來對照課本看就可以了。而共筆的優點就是每人只要負責一小部分,最後就可以拿到全部的東西,不用考前才在那翻一整本厚厚的原文課本,一打開書就完全沒有心思也沒有耐心讀下去了。
2.你覺得貴系給你的專業訓練是什麼?你覺得這樣的訓練在就業市場有什麼優勢和幫助?
專業訓練嗎……目前大一,主要還在廣泛學習中,包跨普物、普化、普生。不過我有認識一些大二大三的學長姊,他們會去選老師然後進去他的實驗室實習,學習的東西主要就是取決於老師個人研究的主題,也比較專業。在實驗室中,除了能學會撰打paper、也能學習操作一些特殊的儀器、重點是能參與實驗室的meeting,都是一些從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暑假期間,推薦可以去申請國科院或中研院跟著研究員做小型的研究,可以學到許多平常不會碰到的東西,並能開拓自己在生命科學這一領域的視野。 未來在就業市場中,最需要的就是開闊的視野,我們必須要知道什麼東西是未來的潮流,而跟著不同老師做不同專業領域的東西正好可以滿足我們這一塊的所需。在我們找尋自己有興趣的領域的當下,正好可以同時看看各領域間的差異,並了解各不同領域的優點與未來能實際應用的方向。所以絕對是在未來在就業市場中跟別人競爭時有更多幫助的。
3.什麼特質,興趣的人會適合念這個科系? (請試以高中生所學的內容舉例(ex 高中數學的排列組合和大學的統計機率有關)
或想像高中的自己,怎麼評估是否適合貴科系?) 生命科學系注重我們要去運用靈活的腦袋、要有創造力、有想法,如此才能不落窠穴。相較於一些理工科系,或許只要把物理化學讀的很透徹,以後去社會上工作就會有不錯表現;而我們生命科學做研究的人必須要有自己的見解,要無中生有。從題目訂下,到研究目的是什麼、設定實驗……全部都要自己去找尋並制定。絕不可能看了前人留下的paper然後又去跟著他做一次實驗,最終只是去驗證他的研究結果是否正確。所以若要比別人成功,很重要的就是要眼光獨特並有自己的想法,這也就是生命科學人必須具備的特質。
4.你後悔當初的選擇嘛?覺得選擇這個科系,你改變最多的是什麼?
不後悔,雖然我不能保證如果以後有尋找工作的壓力時會不會後悔,可是我現在是對我自己選擇的方向充滿自信的!我從高二時就發現我對生物研究這塊領域很有興趣,所以開始努力充實我在生物這領域的知識,最後如願上了清大生命科學系,我覺得一切都是很幸運的,所以我現在不後悔。 我原本是個頗沒想法的人,不過進來這個系之後,我發現上課時大家對於老師傳授的觀點都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我也慢慢開始砥礪自己要有改變。對於每一件事情我都要要求自己去思考:「為什麼本質是這樣子,最後又會變成怎樣…」。我也跟自己說,我不能再像以前一樣當個只會死讀書的人,要去試著怎麼把書上的知識帶到現實社會中、甚至帶到以後我要做的研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