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


發佈於 1506929474

分享人: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三年級/ 戴汝


責任編輯: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三年級/吳弈臻


核稿編輯:黃倚靈



關於分享人:

我是戴汝,2013年我畢業於中壢高中(現為國立中央大學附屬中壢高級中學)第三類組,指考分發進入目前所就讀的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三年級。


入學經驗:

從國中開始,我就覺得自己以後會念心理系。一開始是跟同學做打賭,賭誰以後會考上心理系, 後來看了「第五位莎莉」這本小說後發覺「臨床心理」很有趣,再加上哥哥也是念醫學相關科系,所以自己也想要走醫學相關領域。直到上高中參加了中正大學心理系舉辦的心理營後,在營隊課程接觸到「音樂治療」,使我更確定未來志向落在「臨床心理+音樂治療」。


當然,除了心理系之外,我也曾考慮過職能治療、聽力與語言治療還有醫事檢驗等科系,只不過當時自己很一心一意想要念心理系。還記得當時我感受到的氛圍是:「心理唸出來就等著餓死」或者「心理唸出來就變神經病」,所以我第一次跟爸媽說我想念心理的時候,他們當我「才國中而已,想法不成熟」,明確表示不可以。後來,到高二下的時候,爸媽突然跟我說:「我們查了一些關於心理系的資料,我們覺得跟想像中不太一樣,那如果你還是想念心理,我們會讓你去唸。只是你一定要考臨心所(拿執照)。」


準備學測指考方面,我從升高三的暑假起,就白天在學校跟同學一起唸書、寫複習卷,晚上去補習班繼續唸書。高三上時,學校還是會上新課程,不過我會挑課,像物理、數學就是戴耳機埋頭自己唸,因為有些時候自己唸的速度快了許多。但國文、社會科這種就會聽,因為要靠老師講解補充、幫助記憶。尤其社會科如果有老師講解來建構脈絡會比較能理解。


學測前我每科的總複習都寫完兩本,而且問題也都問完、懂了。但還是沒能考到自己想考的學校,決定指考。為了避免自己會因為克服不了物理化學而放棄,我毅然決然地在學測考完後直接把所有社會科的書全部丟掉,給自己背水一戰的決心。


準備過程中,我又再把各科課本全部重新念一次,鞏固觀念,並大量練習題目。指考會考到選修物理、化學的部分。三下的內容盡量在老師上課的當下就弄懂,因為你不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有時間回來重新理解。到考前兩週時,就純粹是靠練習題目來鞏固手感、加強印象、訓練速度。畢業後,我都在家唸書,然後會挑個一兩天去學校找各科老師一次問完所有問題、批改作文。最後,我很順利考上心理系了,雖然不是自己的第一志願,但真正進來之後,慶幸著「還好我進高醫了!」因為,我真的很喜歡高醫的環境跟氛圍。


然而,進入心理系後,大一有陣子很後悔自己到底在堅持什麼,系上氛圍跟自己想像中的有落差,加上自己從北部到南部念書算是離開了熟悉的舒適圈。如果沒有堅持一定要念心理,那麼我的選擇更多,也就不一定要遠到高雄來了。如果現在再讓我選一次,我想我會去輔仁大學的職能治療系吧!因為輔大職治有音樂治療這方面專業的老師。雖然我有選修由高醫跟中山合作的音樂治療學程,但總和跟著老師直接學習不一樣。不過,我待在高醫心理,也找到了我想做的事情了!


學校介紹:

高雄醫學大學位於高雄市中心。學校周邊就可以解決食衣住行育樂等各種需求,各種資源取得都非常方便。讀高醫是很忙碌的,因為校內外有太多有趣的事情等著你去參與、去完成。再來,學校旁邊就是附設醫院,所以也有許多醫院的工讀機會,讓我們提早進入醫療環境中直接體驗學習。此外。高醫有和中山大學簽約,我們可以去中山大學修許多校內沒有的課,且不用繳學分費,享受到綜合大學多元領域的資源。


科系介紹:

在心理系的訓練裡,普通心理學、心理及教育統計學、性格心理學、生理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知覺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必修,基礎不好,更難繼續建構上去。系上亦設置TMS、團體諮商室,還有各老師自己的實驗室可以加入。


在心理系最大的收穫,我想是邏輯思考的訓練。此外,在高醫心理,我發現大家都很專注於自己熱衷的事情上,也有不少同學喜歡嘗試、具備冒險犯難的精神,這告訴我:「除了知道自己要什麼之外,也盡可能什麼都去玩、什麼都去試,不要侷限自己於進了心理系就只有一路念上去當心理師一途可走。」


求學經驗分享:

在學期間,我參加了高醫最大的社團-聲樂社,起初覺得自己對合唱頗有興趣,而且想離開一下接觸多年的管樂,換個環境。但加入一個多月之後,覺得跟自己的社團理念不同就沒有再參與了。回到從小學到大的管樂(國小管樂班→國中管樂班→高中管樂社),我發現大學的管樂社與以前待過的任何一個管樂團大相逕庭。在大學裡,每個人對於樂團和事情輕重緩急認知的優先排序會影響對社團(樂團)的參與度與練習積極度。一開始很不習慣,但後來也找到了自己的因應之道,雖然曾經學過一點指揮、當過一陣子的學生指揮,但後來因為忙碌於其他事情而交接給其他人,現在則是偶爾出現的社團老人。


此外,我也加入了校內的正向心理學中心與高醫書院,前者共分為四個組別:行政、推廣、研究、教學。我加入的是行政,主要負責中心的財產登錄,像是書籍、或者櫃子等等。除此之外,也有參加過講師培訓,現在是內部認證的B級講師,今年寒假才剛在高雄市立瑞祥高中分享過”強項”,而我同時也擔任這次寒假高中營的副召。中心每個學期末會舉辦一次共識營,除了討論努力方向及目標,達成團體共識之外,也會藉由一些活動來促進團體中成員間的感情。對我來說,中心是一個很溫暖的地方,即使是自已忙得不可開交,沒辦法花太多心力在這裡的時候,他們還是會打開大門等你回來,對我來說,是像家一樣的存在。


後者校內同學們對其反應呈現兩極,當初我為了能再住宿一年,申請了書院生活助理,經過徵選後選上了,我被分配到30個大一新生,要帶他們在大一這一年參加一些活動、想一些活動。當時,書院希望在下學期的時候,各小家都要想個類似青年壯遊的計畫,帶著我們的院生離開舒適圈、突破自我。每個活動總是這樣:有些人從頭參加到尾、有些人則是從頭到尾消失。我們當然不可能威脅每個人都來,但試著去跟他們溝通、聊解他們的想法,知道他們喜歡怎麼樣的活動、為什麼不想來參加等,逐漸跟他們熟了之後,才會知道最真實的想法,也才能讓活動更好。剛好,過去有在心理營帶過會心團體的經驗,也接受過督導的訓練和指導,因此跟院生聊天的過程中,往往可以察覺一些隱晦的想法和情緒,也比較容易理解他們的想法。生活助理不僅要完成老師們的要求;也要成為小家導師跟小家成員間的橋梁,我們常常會在打開宿舍門的時候大聲跟室友們抱怨生活瑣事,抱怨完後又可以繼續努力下去。我們寢室的感情特別好,現在即使搬出來外面也仍住在一起!


至於修課經驗方面,我特別喜歡蔡宇哲老師教授的「生理心理學」,老師經常舉例輔助說明,加上我自己本來就比較喜歡生物,所以很喜歡這門課;由於我剛進高醫時,發現高醫有音樂治療學程就馬上申請了。教授「音樂治療」這門課的鄭夙雯老師本身就是執業的音樂治療師,在這門課當中,可以聽到一些臨床例子、看一些臨床影片,老師也會實地在課程中帶體驗活動,讓我們能更深入了解音樂治療的活動大概是怎麼進行的。期末則是讓我們分組,設計、演練針對某種對象的個案該怎進行音樂治療,當初我們這組被分配到精神科的音樂治療,我們組內一些成員扮演個案、一些扮演治療師,在課程中實地演練給同學們看。而老師開授的另一門課「音樂心理學」,則偏向於幼兒、早療,因此有一次的上課要到中山附幼帶小朋友進行活動,並且錄影、針對小朋友的行為做觀察記錄,最後會整、課堂報告。

還有許崇堯老師開授的「睡眠醫學」,不同位醫師負責不同的主題講解。這門課其實是呼吸治療系的必修課,由於自己對睡眠有興趣,所以決定選修這門課,修完也讓我發現我對「睡眠」這個領域的學習動機較音樂治療高了許多。

大學生涯中,我最懷念的是心理營帶會心團體的時候。和partner互相討論怎麼讓團體更好。如果能回到大一,我希望我可以放膽多參加幾個社團,不要執著於管樂社,去其他社團做一些以前沒想過、不敢做的事情。


總結,我覺得在大學裡就要多聽、多看、多學!大一的我,專注於系上營隊跟社團活動,其中營隊讓我學到團體諮商的一些技巧,而社團則是讓我增加人際溝通的能力,以及持續和熟悉的管樂有連結。大二的我,著重於書院跟營隊,這兩個「任務」都可以增加我的溝通技巧,畢竟許多事情都要和伙伴們討論,常常會有不同的意見。還有「臨場反應」,不管是營隊期間或書院活動,總是會有突發狀況,如何「臨危不亂」。大三則是教學助理跟「玩耍」。教學助理除了協助老師從事行政事項外,還要帶領學弟妹的分組討論,讓他們完成報告。「如何帶領討論」這點我想得歸功於大一學到的團諮技巧,至今仍讓我受益無窮。我會使用「玩耍」這個詞,其實是因為自己從大三開始,會開始去找些校外講座的資訊,其中好幾場是在外縣市。每當我報名一場外縣市的講座,我會開始安排自己的行程,我該怎麼做才可以讓這趟出門發揮到最大的效益,也常藉由到外縣市聽講座的機會和在該地念書的友人相約,互相聯絡、分享彼此近況。每趟旅程不只是增廣見聞,也讓自己充電、放鬆,回到高雄後就又有滿滿的能量面對生活的挑戰!最後,一定要好好珍惜自己的大學時光,放膽去嘗試吧!


發佈於 1587447473
您好,想要詢問關於升學管道(高中到大學) 目前是社會人士, 1.想問類組或班群會限制填寫志願的選擇嗎? 2.目標是高雄醫學大學的心理學系,未來希望成為諮商輔導的講師,在選課上的建議?
登入之後回覆貼文